關閉→
當前位置:學問集>教學資源>語文知識>說課稿>【精品】說課稿彙編八篇

【精品】說課稿彙編八篇

學問集 人氣:1.7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時常需要用到說課稿,藉助說課稿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如何把說課稿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說課稿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說課稿彙編八篇

說課稿 篇1

一、 說教材

《溫度的測量》是浙教版科學七年級的內容,它是科學入門的一部分也是爲以後學好科學而打好基礎。

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結構與內容分析,我制定瞭如下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指導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透過動手與操作學會正確使用溫度計測量溫度。

2、 過程與方法;透過觀察與實驗,瞭解溫度計的使用方法,初步瞭解探究的概念與過程。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透過教學活動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領會到科學的價值,感受實驗的趣味,並享受合作的快樂。

根據以上教學目標,總結出教學重點與教學難點

教學重點:溫度計的使用原理及構造

教學難點: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二、 說教法與學法

說教法:根據教材的特點,本科採用圖示法、分組討論法、師生互動法

說學法:在學習本科的過程中,讓學生帶着學習任務透過自主學習、課堂討論、相互合作等方式,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掌握新的知識。

三、 說教學過程

根據教學內容,我設計瞭如下教學過程

(一)展示圖片,透過三幅同一時間不同地區景色不同的圖片來引出課題——溫度的測量

(二)要學生展示他們的預習效果——目的是檢測一下學生的預習情況,這裏學生會說出一些簡單的與溫度有關的基礎知識。

1、 溫度表示物體的冷熱程度。

2、 溫度的單位是攝氏度。

3、 溫度的讀法

4、 測量溫度的工具是溫度計

5、 常用溫度計

(三)教師進行補充,拓展——溫度計的構造及原理

構造:玻璃泡、刻度、液柱、玻璃管

原理:液體的熱脹冷縮

(四)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共同探討總結出正確使用溫度計的方法,這樣鍛煉出學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學習的能力。

(五)鞏固練習,這裏用提出問題、做遊戲等方法來激起學生的興趣,達到鞏固知識點的效果。

說課稿 篇2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下午好!

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水平五跨欄跑技術教學,共8課時,這是第一次課,內容是學習擺動腿和起跨腿欄側過欄技術、身體素質練習。本班共45人,其中男生 25人女生 20人,所使用的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體育與健康》必修(全一冊)。

一、教學設計的指導思想

本課以“健康第一”爲指導思想,以發展學生爲本,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並注重學生和教師的互動教學,以增強學生的健康意識,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本課力求流暢、靈活、緊湊,教學中做到面向全體同學,對技能水平和身體素質不同的學生提出不同的練習要求,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和能力自選練習起點,並提倡互幫互學能者爲師,促成學生在合作的基礎上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本堂課透過教師講解示範正確的跨欄的動作,學生分組練習。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而且使學生在原有的基礎上對動作的理解更加深刻,注重學生的觀察與模仿能力的發展,培養學生興趣,發展學生的觀察與模仿能力,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

二、教材分析

首先是教學內容,本節課包括兩個教學內容,一個主教材,一個是輔教材,主教材是跨欄跑技術教學,輔教材是身體素質練習。

跨欄跑是田徑運動中的競賽項目,由起跑至第一欄技術,過欄技術,欄間跑技術,全程跨欄跑技術構成。其中過欄技術又稱跨欄跑技術,是跨欄跑技術教學的重點,他由起跨攻欄,騰空過欄,下欄着地

組成,爲了很好的掌握過欄技術,應先從學習起跨腿欄側過欄技術,擺動腿欄側過欄技術開始,這是基礎。該項目能發展學生的速度、力量、柔韌、靈敏等身體素質和動作的協調性與節奏感。能培養學生勇敢果斷,不畏困難的意志品質。

身體素質練習(障礙接力跑,自選項目)是爲了進一步發展學生的速度、柔韌、力量等身體素質。

三、教學目標:

1、透過學習跨欄跑擺動腿和起跨腿欄側過欄技術,掌握跨欄跑的基本技術、基本知識、基本技能。

2、發展速度、彈跳、柔韌、靈敏、協調等身體素質。

3、培養學生堅毅、果斷、克服困難的頑強意志品質。 4、培養學生分析、研究、解決跨欄跑學習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攻欄腿和起跨腿欄側過欄技術

難點:1、擺動腿屈膝攻欄,兩臂配合,眼視前方。

2、起跨腿收緊擡平腿勾腳尖,晚收快拉,側平拉並拉正。

五、學情分析

高中學生身心發展逐漸成熟,已具備了獨立思考、判斷、概括等能力,在身體鍛鍊中也具備了一定的基本運動能力,在教學中只要引導得法,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就會很容易實現,我選擇適應他們生理和心理髮展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激發他們在練習中獨立思考,去發展他們的體能與智能,促進他們健康成長。

另外,我還會注意個體之間的差異,以及男女性別之間的差異,充分發揮體育骨幹的帶頭作用,來提高教學質量,確保每個學生受益。

六、教法

1、示範講解法:先進行集體示範,講解,精講,抓住重點,示範動作標準規範。(先示範,後進行示範與講解相結合)。

2、分組練習法:根據學生掌握動作的情況,進行交叉搭配分組,運用運動技能掌握較好的學生帶動運動技能掌握稍欠缺的同學,使他們共同進步。

3、個別輔導法:針對技能掌握欠缺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培養他們對此項運動的興趣,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4、遊戲法: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增強團隊精神。

七、學法

新課程標準提出要注重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的培養,在這節課中我會從三個方面進行體現的:

1、會聽、會看、會想:教師示範講解,學生透過看,聽、想明確技術動作概念。

2、會合作與探究:分組練習,學生學會合作,探究出掌握本課所學技術的方法。

3、會展示與評價:優先示範,相互開展評價,提高學習能力。

八、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2分鐘)

1、體育委員整隊請點報告人數。 2、師生問好

3、宣佈本課內容提出相應要求

4、強調安全意識

5、檢查服裝衛生安排見習學生

(二)準備部分 (5分鐘) 1、繞田徑場慢跑 2、行進間徒手操

擴胸動動

單臂後振

體轉運動

體側運動

弓步壓腿

(三)基本部分 (28分鐘) 學習攻欄腿和起跨腿欄側過欄技術

1、原地模仿攻欄腿和起跨腿技術動作

2、走動中模仿攻欄腿和起跨腿技術動作

3、慢跑中模仿攻欄腿和起跨腿技術動作 4、利用器械做攻欄腿和起跨腿練習

身體素質練習

1.障礙接力跑遊戲

2.自主練習

(四)結束部分 (5分鐘)

1、放鬆活動

2、本課小結

3、宣佈下次課的內容

4、組織學生歸還器材

5、宣佈下課師生再見

九、場地器材

欄架12個

十、課的效果預測

90%---95%以上學生達到本課教學目標

平均心率爲135---140次每分鐘

練習密度約爲45%

愉悅度爲愉悅

協作性好; 互動性好。

跨欄跑技術教學教案

教師:張忠蘭 年級:高二 學生人數:45人 第一次

說課稿 篇3

各位評委大家好,我今天講的題目是北師大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第二節的內容“星期日的安排”。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數學五年級上冊第四單元68頁的內容“星期日的安排”。

教學地位:

本節主要教學分數加減混合運算,這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同分母和異分母分數加、減以及認識分數的意義和基本性質的基礎上教學的。本節知識既是分數加、減運算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以後進一步學習分數乘、除法以及分數四則混合運算的重要基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了解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順序。

(2)使學生能正確地進行分數加減混合運算。

2.過程與方法 探索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透過學習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繫。

(2)培養學生對數學的興趣與熱情。

教學重點:

理解分數加減法的混合運算順序。

教學難點:

能正確計算分數加減法的混合運算,理解分數中的剩餘問題。

教學學情:

本節課是分數加減法的第三課時,因爲前面學習了異分母分數的加減法以及應用異分母加減的知識,因此,大多數學生對這一類型的加減法已經有了一定的計算能力和計算方法,基於此,在教學中應將加減運算的學習和解決問題結合起來,在加強學生的計算能力的同時,更側重了學生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訓練,也就是讓學生在經歷探索運算方法的過程中,體驗算法多樣化。

設計理念:

1、注重新課程理念的體現,主動讓學生參與。

2、教學中以學生爲主體,並且讓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收穫。

3、數學教學活動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己有的知識經驗基礎上。

教法學法:

根據教材呈現的內容,在開展教學活動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

1、出示情境圖,鼓勵學生分析情境中的數學資訊和數量關係,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然後瞭解要解決這個問題需要什麼樣的條件,進而列出算式。

2、討論具體的計算方法。教材中呈現了兩種計算方法。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進行計算,再組織討論和交流算法之間的聯繫,明白分數混合運算的順序。

透過本節教學,使學生學會運用直觀的教學手段理解掌握新知識,學會有順序的觀察題、認真審題、分析數量關係、正確計算、概括總結、檢查的學習習慣。

整個教學過程,基本上是由學生自己“提出問題——主動探究——解決問題”爲基本模式展開的。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匯入新課

師:同學們,雙休日你們都在幹什麼?你想知道大家都在幹什麼嗎?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創設了生動有趣的活動情境。課一開始,教師透過本班學生“星期日安排”情景,一下子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他們強烈的學習興趣,爲新知的學習作好鋪墊。

二、提供探索機會,經歷學習過程

1、活動一:學生獨立感知問題情景,明確所要解決的問題

學生觀察(“星期日的安排”情景圖)師:你觀察到了什麼?透過引導學生得出一個具體的“星期日的安排”,透過星期日三種形式的安排,引出了問題。然後圍繞提出的“留在家中的同學佔全班同學的幾分之幾?”展開討論和交流,使問題得到解決,這樣既讓學生經歷了一個探索性的學習過程,又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

2、活動二:引導參與,探究怎樣列出算式

師:同學們,如果要計算留在家中的同學佔全班同學的幾分之幾,怎麼列算式呢?現在就來試一試怎樣列出算式。

全班交流。教師適時提醒把全班學生看作整體“1”,並作爲總數進入運算。圍繞總數“1”的問題進行交流,教師歸納小結,明確算式的算理。

給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機會。本題涉及的是分數中的剩餘問題,其理解比整數要困難得多,首先把教學重點放在算式的討論與交流上。分數問題中,單位“1” 的確定是非常關鍵的知識點,也是課堂教學中應重點確定的問題,因此,適時爲學生提醒單位“1”是本節課突破難點的關鍵點。

3、活動三:自主探索,具體的運算過程

師:現在,請同學們根據自己的愛好,任意選擇一道算式,試一試如何計算。

(1)學生獨立思考,自主探索。

(2)在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小組交流。

師:誰來彙報自己探索的過程?

學生透過計算、比較、討論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進一步掌握計算方法。這樣讓學生從多種角度去學習計算方法,知道了分數加減混合運算聯繫和區別,在輕鬆活潑的課堂學習過程中對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計算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有利於學生們理解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順序。

三、實踐運用,內化新知

1、計算(出示2道算式,先由學生獨立計算,個別學生板演,然後全班交流,在交流時要注意運算順序)

2、解決實際問題(出示練一練第70頁的第4題)

四、總結

師:今天大家都學會了那些數學知識?

學會總結學習所得,是數學課的一項必要的技能訓練項目,此處要有意識將分數加減混合運算的基本方法歸納出來,即:1、同級運算,從左到右依次計算;2、有括號的,先算括號裏面的,再算括號外面的;3、一個數減去兩個數,等於減去這兩個數的和;4、異分母分數相加減,先通分再加減。

說課稿 篇4

本節課我的教學設想是:用科學課程規範的新理念指導課堂教學。因爲科學課以培養小同學的科學素養爲宗旨,積極倡議讓同學親身經歷以探究爲主的學習活動,來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以發展他們對科學實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戰略,併爲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所以這一課要使同學認識熱傳導的特點,瞭解不同的物體熱傳導能力不同,必需由同學自身去探究,親自動手實驗,從而進行觀察,自身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從實踐操作中獲得知識。

在《科學課程規範》理念的指導下,根據本課的知識結構和科學研究過程的一般規律,並結合小同學的實際情況,我制定本課教學目標如下:

1.知識目標:透過實驗操作活動,使同學認識熱傳導現象,瞭解不同的物體熱傳導能力不同,學會區分熱的良導體和熱的不良導體。

2.能力目標:透過實驗的設計、操作和研討等活動,初步培養同學根據科學程序進行探究的能力和利用熱傳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情感目標:透過設疑、探究、研討、運用等活動,激發同學探索熱傳導現象的興趣,培養同學仔細觀察、積極探究、求實創新的科學品質。

本課是本冊教材中“熱”教學單元的第一課,重點指導同學認識熱傳導現象。同學學習後,可以爲今後進一步學習其他熱的知識打下基礎。因此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指導同學認識熱傳導的特點和了解不同的.物體熱傳導能力不同。因爲“熱”沿着物體傳送時,只能憑面板的觸覺感知,不能靠視覺觀察,給同學的學習造成一定的困難,所以實驗只有做勝利了,才幹使同學認識熱傳導的特徵。因此我確定本課的教學難點是:熱傳導實驗的設計與控制。

根據本課教學內容的特點,聯繫小同學對實驗操作很感興趣的實際情況,在本課教學中我採用的教學方法主要爲“實驗法”。同學能看得見、摸得着,在實驗過程中得到直觀、生動的感性認識,有利於同學學習本課教學重、難點;有利於培養同學的學習主動性、能動性;有利於激發同學的學習興趣,提高實驗探究能力。同時在採用“實驗法”的基礎上,還運用“觀察法”、“討論法”、“談話法”等教學方法。

爲順利完成本課制訂的知識與技能目標,抓重點,破難點,在《科學課程規範》理念的指導下,在課堂教學中我着重教給同學“提出問題→猜測→實驗證明→得出結論→應用”的科學探究的學習方法。同時還以觀察、提問、記錄、討論、小組實驗等活動爲載體,開展同學自主性探究式學習,以培養同學的自學能力和協作學習能力。

根據本課制定的知識與技能目標,遵循科學研究過程的一般規律,聯繫小同學的生活實際,本着優化課堂結構的思想,我爲本課說課稿了以下三個環節:。具體論述如下:

(一)以問題開始,激發興趣、匯入新課。

良好的開端是勝利的一半,一堂課有好的開頭,是上好這一堂課的關鍵。針對小同學好奇心強,求知慾旺盛的特點,上課一開始,我首先利用生活中的熱傳導現象進行匯入。先請同學猜測用手觸摸不鏽鋼杯時有什麼感覺,接着啓發同學對猜測進行驗證,從而引出了杯壁和杯蓋的熱是從哪裏來的問題,將同學的注意力集中在這一節課所要研究的問題上,自然而然的進入愉快主動的學習情境,強化了有意注意,激發了同學的求知慾望、探索興趣。透過教學匯入,明確了實驗目的,確定了研究活動的方向。這時教師因勢利導地指導同學開始這一課的學習。

(二)以活動展開,解決問題、獲得新知。

這是本課教學的中心環節,也是突破重難點的重要環節。這是因爲新的科學課堂要求教師必需樹立以“活動”爲載體的基本理念,以“活動”爲載體是指課堂教學要以活動爲主,以同學的親身實踐、親身體會爲主線,透過活動組織課堂教學。其次,人們對知識的理解是透過思維活動實現的,而思維只有在豐富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才幹進行,只有對感性資料綜合、籠統、概括,才幹揭示事物的實質特徵和規律。所以這局部就是透過指導同學從觀察入手,親自實驗操作,經過分析考慮,瞭解客觀實際,使同學獲得生動、具體的感性認識,並逐步形成理性認識。爲抓重點,破難點,面向全體同學,這一局部佈置了兩個實驗。將演示實驗與同學實驗相結合,透過做實驗教給同學用分析推理的方法認識事物。

第一步:指導同學認識熱能以傳導的方式傳送。

這個實驗是本課的教學難點,我主要採用引導同學定向探究的學習方式突破該難點。首先,教師請同學們猜測:假如將一根鋁絲固定在方座支架上,再將三根火柴抹少許凡士林,並依次粘在鋁絲上,接着用酒精燈加熱鋁絲的一端,那麼會有什麼現象發生?待同學猜測後,需要實驗來驗證時,教師提醒同學操作注意事項,並請同學演示實驗。最後透過討論彙報,同學發現:熱可以沿着物體傳送,並且是從溫度較高的局部傳到溫度較低的局部,在此基礎上告訴同學這種傳送熱的方式稱爲熱傳導。接着,教師引導同學回答開始提出的問題:杯壁和杯蓋的熱是從哪裏來的?

第二步:指導同學認識各種物體傳導熱的能力不同。

在這個實驗中,教師引導同學開展自主性探究式學習。首先,老師請同學們猜測各種物體傳導熱的能力相同嗎?接着請同學利用桌上的實驗資料制定各自的實驗計劃,並進行彙總,這樣進一步培養了同學設計實驗的能力,激發了同學的研究興趣。待同學選出一種簡便的實驗方法後,教師出示實驗報告單,並放手請同學用現有的資料充沛實驗,大膽操作,目的是引導同學自身探索、自身獲取知識從而享受勝利的喜悅。最後,透過討論彙報同學得出結論:各種物體傳導熱的能力是不同的。

在整個研究活動中,同學在學習中提出的問題,在教師和時引導下,同學自身探索實踐中得到了解決,從而形成了正確的認識。教師始終作爲同學學習的夥伴和合作者,親身介入同學的科學探究活動,並對同學在科學探究活動中的突發情況和時修改調整,有效地推動同學的科學探究活動。這樣既體現了同學是科學探究的主體,教師是科學探究的主導,又使同學透過科學探究的活動,體驗到了學習科學的樂趣,增加了科學探究的能力,同時形成尊重科學知識、善於質疑的科學態度。

(三)以發現結束,聯繫實際、深化認識。

在這個環節中,教師首先啓發同學說說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應用了熱傳導的性能。接着再聯繫教學開始時所觀察的不鏽鋼杯傳熱的事實,嘗試讓同學運用所學的知識對不鏽鋼杯進行改進。最後,對同學進行學習方法的指導。爲了鞏固和擴展同學的知識,提高同學的興趣,在本課最後幾分鐘還佈置了一道考慮題。這樣設計的目的是爲了鞏固所學知識,強化已有概念,同時培養同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興趣。

以上就是我爲本課說課稿的三個環節。

透過上面的教學活動,同學充沛發揮自身的能動性,在教師引導下,經歷了“提出問題→猜測→實驗證呀→得出結論→應用”的科學探究程序,順利地完成本課教學內容,使自身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在以上教學過程的設計中,我還注重引進課堂教學中的評價機制,靈活運用教師觀察、與同學談話、填寫實驗報告單等多種方法,透過同學的自評和互評,瞭解同學實際的學習和發展狀況,並運用語言和體態和時給予適當的鼓勵性、指導性評價,促進同學的學習和發展,做同學科學探究活動的激勵者。

爲集中同學注意力,突出教學重點,本課我設計的是圖文式板書。圖增強了直觀性,文一目瞭然地展現出教學的主要內容,整個板書簡潔明瞭,能加深印象,鞏固知識,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

說課稿 篇5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課題《認識圖層》選自雲南省實驗教材八年級《資訊技術》第2冊第二單元第6課“圖片的簡單編輯(二)”和第7課“圖片的合成”兩課內容。“圖層”概念在圖片加工技術中運用廣泛,是學習Photoshop軟件的基礎,它也是幾乎所有圖形圖像軟件都會運用的概念,是圖形圖像加工軟件高端運用的核心。掌握好這個知識及相關的操作就等於把握了圖片加工技術的鑰匙。爲此我將教材中涉及“圖層”概念的內容綜合在一起,專門用一節課學習,作爲學習圖片加工技術的基礎與入門課。

二、學情分析

本內容的教學對象爲初中學生,這個階段的學生思維活躍,認真聽教師講授的時間短,動手慾望強烈,並且非常喜好計算機遊戲。針對學生的這些認知特點及心理特徵,我將教學內容融入到了三個教學遊戲中。並且縮減教師在課堂中的演示教授時間,放手讓學生在完成任務時自己探索、學習。

三、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

瞭解圖層的概念及作用

掌握運用移動工具及圖層浮動面板選擇圖層的技能

掌握圖層移動、旋轉、等比例縮放等操作技能

2、過程與方法目標

讓學生透過完成拼圖遊戲的過程理解圖層間的相互遮蓋及相互不干擾關係

體驗運用圖層拼合圖片的方法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讓學生透過教學遊戲激發學生學習圖形圖像技術的興趣

引導學生正確的對待計算機遊戲與學習生活的關係

四、教學的重、難點

讓學生了解圖層的概念作用

理解圖層的相互遮蓋關係

掌握圖層移動、旋轉、等比例縮放等操作方法

五、教學方法

1、教法設計

資訊技術是一門培養人實踐能力的重要學科。因此,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使學生“會做”,還要使學生知道“爲何做”。考慮到我校初中年級學生的現狀,我在本節課中以“一箇中心,兩個基本點”爲指導設計課程,即以“學生自主學習爲中心”,認真考慮“學生學習的興趣點”及“教師教學的支撐點”。採取任務推進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參與活動,在活動中得到認知和體驗,產生學習和實踐的願望。教師在課堂中透過直接演示、提問、技巧提示等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學習知識和技能,充分調動起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渴望,並且培養學生以理論聯繫實際的能力,從而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針對以上思考,本節課我主要採用了以下的教學方法:

(1)直觀演示法

利用投影和屏幕廣播的手段進行直觀演示,對學生的操作做適當的補充,引導學生學習的正確方向,滿足部分學習有困難學生的學習需求,促進學生對知識與技能的掌握。

(2)任務驅動法

引導學生透過完成教師準備的教學遊戲任務獲取知識,以學生爲主體,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

(3)問題引導法

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我透過“提出疑問”來啓發誘導學生,讓學生自覺主動地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生在操作過程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變學生“學會”爲“會學”。

2、學法設計

我們常說:“現代的文盲不是不懂字的人,而是沒有掌握學習方法的人”,因而,我在教學過程中特別重視學法的指導。讓學生從“學會”向“會學”轉變,成爲真正的學習的主人。這節課在指導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方面主要採取以下方法:自主探究法、分析歸納法、知識遷移法。學生根據教師要求和提示完成教學任務,自己探索和實踐“圖層”的移動、縮放、旋轉等操作技能。透過回答教師的問題,思考歸納“圖層”的概念及作用等知識要點。將以往學過關於圖片加工的操作遷移到本課的學習中,形成新的知識與技能。

六、教學準備

硬件環境:具備屏幕廣播的多媒體機房、投影機

軟件準備:Photoshop CS 8.01

素材準備:透過廣播軟件將教學任務檔案分發到每臺學生計算機

七、教學過程

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我注重突出重點,條理清晰,緊湊合理。各項活動的安排也注重互動、交流,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主動性。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設計意圖

匯入新課

(1分鐘)

佈置教學遊戲:(1)開啟Photoshop,(2)完成“遊戲”、“遊戲”、“遊戲”三個拼圖遊戲。

學生觀察學習

以遊戲任務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講授新課

(4分鐘)

透過屏幕廣播以下操作:

1、引導學生說出開啟Photoshop的方法。讓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軟件開啟的方法,引導學生透過“開始”→“程序”找到Photoshop的軟件啓動圖標。2、引導學生說出開啟檔案的方法:“檔案”選單中的開啟命令。3、演示用移動工具移動拼圖碎片的操作方法4、演示透過“圖層”浮動面板選擇不同拼圖碎片的操作方法。

學生回憶已有知識、技能,遷移學習新知識、技能

引導學生將以往知識遷移到新軟件運用中;演示必要的軟件操作技能,保障學生順利完成任務。

學生實踐

(30分鐘)

利用大屏幕投影Photoshop的技巧提示及教學引導問題:

移動拼圖碎片:用“工具箱”中的“移動工具”

旋轉拼圖碎片:完成這個操作是不是對拼圖的碎片做變換?找找看選單中哪裏有變換命令?

變化拼圖碎片的大小:找找看在選單中有沒有能完成這個操作的命令?

問題:教學遊戲中的碎片是老師按等比例變化大小的,你如何按等比例調整碎片?

問題:當拼圖的碎片很多時,你如何快速的選擇相應的碎片?

問題:爲什麼一開始看不到有的拼圖碎片?

問題:你對拼圖碎片做“旋轉”或“縮放”操作時,其他拼圖碎片會不會受到影響?

問題:爲什麼不能移動人物臉部的嘴巴?如果你對人物原來的嘴巴旋轉和縮放是否會影響人物的面部特徵?

學生完成教學遊戲任務一

學生完成教學遊戲任務二,思考回答教師所提問題

學生完成教學遊戲任務三,思考回答教師所提問題

透過技巧提示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與實踐“圖層”的相關操作技術

透過學生對問題的回答自己思考什麼是圖層和圖層作用

課堂小結

(3—5分鐘)

“圖層”的概念在圖形設計中非常重要,它是構成圖像的重要組成單位。通俗地講,圖層就象是含有文字或圖形等元素的膠片。一張張圖層按順序疊放在一起,組合起來形成圖片的最終效果。打個比方說,圖層就像一張張透明的玻璃紙,透過上面的玻璃紙可以看見下面紙上的內容。但是無論在任何圖層如何塗畫都不會影響到其它的圖層,上面圖層的畫面會遮擋住下面的圖像。最後將圖層疊加起來,透過移動各圖層的相對位置或者添加更多的圖層即可改變最後的合成效果。

圖層的移動——工具箱中“移動”工具

圖層的旋轉——“編輯”選單 “變換”命令集中“旋轉”命令

圖層的大小變換——“編輯”選單 “變換”命令集中“縮放”命令

學習跟隨老師一起歸納總結新知識與技能

把課堂傳授的知識儘快地轉化爲學生的素質;使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圖層的概念、圖層遮蓋關係及移動、旋轉、縮放操作。

說課稿 篇6

一、說本課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生活需要寬容友善》是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第7課《讓人三尺又何妨》的第一框。第七課在第二單元中具有不容忽視的重要的地位,它前面承接教材我與他人交往這部分內容,後面是我與異性、我與集體交往的內容。學好本框題的內容,讓學生感悟到寬容友善的重要性,就能使學生髮自內心的產生一種需要,在生活中要做到寬容友善,學好本框爲下面一框《如何正確把握寬容友善》做鋪墊。

二、說教學目標

根據本教材的結果和內容分析,結合七年級學生的認知結構及心理特徵,我制定了以下教學目標:

1、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瞭解生活中寬容友善的重要性;懂得寬容他人就是善待自己。懂得寬容、與人爲善是交往的品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個人有修養的體現,樂於寬容待人,與人爲善。

2、知識與能力目標:學會正確運用寬容、友愛的心態和情感,與同學、與老師、與他人相處。

三、說教學重、難點

本課的重點是:感悟寬容友善的重要性 。因爲七年級學生的領悟能力還不是很強,只有重點強調寬容友善的重要性,才能讓學生深刻感悟,並且將理論運用於實際。難點是:如何才能做到知行統一,在生活中踐行寬容友善。俗話說:“說到容易做到難”,在課堂中創設多個情景,引導學生把理論用於實際。

四、說教法

自主探究法:課前結合書本完成《學程導航》中“請你思考”和“合作探究”,明確本課的學習任務。並且讓學生收集、查找古今中外寬容方面的名言警句小故事。

情境創設法:教師創設情境串聯本課知識點,讓學生在情境中感悟到寬容友善的重要性。

合作探究法:讓學生透過合作表演再現情景,在老師的指導下進行小組合作討論,然後進行歸納總結,得出正確的結論。

同時將視頻、圖像等有機結合,充分利用多媒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說教學過程

爲了更好的突出重點,使課堂結構更加緊湊合理,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我這樣設計教程過程:

(一)創設情景串聯本課知識點:

1、情景一:透過學生熟悉的廣告片段匯入新課,不僅一下子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並直接點題:生活需要寬容友善。

2、情景二:矛盾產生,透過小組合作分析得出缺少寬容的危害。

3、情景三、四:矛盾化解,引導學生達成共識,面的曾經傷害過自己的人也要學會寬容。

4、情景五:拓展延伸,與父母相處也需要寬容友善,這有利於家和的和諧。

(二)學生透過情景的體驗,先小組討論共同感悟寬容的魅力,再透過接龍的遊戲班級交流,既活躍了課堂氣氛也提供了學生的參與度。

(三)學以致用,解決問題,插入改編《學程導航》中的題目,及時鞏固所學知識。(四)師生共同分享課前準備的有關寬容的故事、成語、俗語,共同感悟寬容是一種傳統美德,並且倡導學生在生活中把這種美德繼承發揚。

(五)師生集體朗誦小詩《寬容》,再次感受寬容的力量,引導學生做一個多寬容多友善的人。

六、作業設計

當堂完成《學程導航》中“嘗試訓練”的聯繫,鞏固新知。

課後延伸 (1)給曾經誤解、錯怪甚至傷害過自己的人寫一封信或者以之面談一次,以寬容友善的態度待人。

(2)給自己曾經因不禮貌或誤解過而受到傷害的人寫一封信或者以之面談一次,以求得諒解和寬容

將學生在課堂上所學運用到實際生活,進一步強化本課難點,從而達到本課良好的教學效果。

說課稿 篇7

一、說教材

下雨的時候》這個故事選用了小朋友熟悉而且喜歡的小動物小白兔、小雞、小貓爲角色,講述了小白兔在下雨的時候想辦法用樹葉當傘,並且幫助小雞和小貓的故事情節,既有趣又蘊含了許多的美德。現在的小朋友都是獨生子女,個個以自我爲中心,缺乏關心幫助他人的意識。《下雨的時候》這個故事既符合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又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因此,我選用了這一教材。

二、說教學目標

《綱要》指出:要“創造一個自由、寬鬆的語言交往環境”。“透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根據《綱要》精神和我班幼兒已有的能力實際、知識水平以及教材需要,我確定了本次活動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

活動目標

情感目標:體驗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快樂。

知識目標:欣賞故事,初步理解故事內容。

技能目標:嘗試用不同的語調和肢體動作表演角色間的對話。

活動重點、難點

由於小班幼兒以具體形象思維能力爲主,在故事教學中,我把知道故事名稱,理解故事,體驗幫助別人和被別人幫助的快樂作爲本次活動的重點。語言的發展是反覆練習、不斷改正、逐步規範的過程,幼兒在使用不同的語調錶現角色語言,用語言的感情色彩表現故事的背景,情節發展和故事角色,因此我把嘗試用不同的語調和肢體動作表演角色間的對話作爲本活動的難點。

三、說教、學具的準備

1、物質上的準備

我爲幼兒準備了生動有趣的動畫

課件

小白兔、小雞、小貓頭飾。

知識上的準備

我在活動前讓幼兒瞭解了下雨天需要的各種雨具。

四、說教法和學法

教法

爲了有效地掌握重點難點,我採用了視、聽、講、演相結合的方法。

“視”,就是引導幼兒觀察動畫課件中的內容。

“聽”,是引導幼兒傾聽老師的語言啓發、誘導。

“講”是幼兒講,滿足幼兒說的願望。

“演”是讓幼兒表演故事中角色間的對話,滿足幼兒樂於表現的願望。

學法

本次活動多采用遊戲法,遊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能增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幼兒能在角色扮演中充分表現自我。還結合了觀察法,透過觀看課件讓幼兒獲得直接的印象。“結果前置提問法”是讓幼兒在想像、創造性思維中自由自在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是練習說話的好機會。

說活動過程

根據本次活動的目標及重點難點,我整個活動貫穿於遊戲之中,把活動分爲三個部分,設計以下教學程序:

1、匯入活動:猜謎遊戲,激發幼兒活動的積極性。這一環節旨在短時間內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幼兒的感官感知遊戲內容。

2、理解故事,掌握學習方法

(1)、運用“結果前置”的提問方法,教師有感情地講述第一遍故事在講述故事時,教師不出示任何教具,是爲了避免分散幼兒的注意力,引導幼兒在邊傾聽邊思考的過程中,初步感知故事內容。講述完後提問:“故事的名稱是什麼?”“故事裏有誰?”

(2)、觀看動畫課件,完整欣賞故事,滲透情感體驗。

說課稿 篇8

一、說教材

1、教材分析:《小兔採蘑菇》是一篇充滿童趣的兒歌,語言符合幼兒朗誦特點:內容淺顯易懂、精練有趣、形象生動、琅琅上口。幼兒一聽就明白很容易理解。不需要老師過多的解釋,這樣孩子在接受它時不用可以的去記憶,就能背誦下來。孩子從中獲得了成就感,學習自然就有了積極性。另外小兔子是孩子們比較熟悉和喜歡的小動物,在日常活動中我們經常玩關於兔子的遊戲,孩子們的積極性都比較高。考慮到孩子的學習特點和認知規律我選擇了此教材,《綱要》中不也說:一個活動的選擇既要貼近幼兒的生活,選擇他們感興趣的事物和問題,又要有助於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基於以上對教材的分析,我確定本次活動的目標爲:

根據我班幼兒的年齡特徵及實際情況,我確定以下目標:

1)體驗在情景表演中學習兒歌的興趣。

2)理解兒歌內容,能有節奏的朗誦。

3)能根據兒歌內容表現吃驚、害怕、高興的情緒,大膽進行朗誦表演。

重點:目標3

2、活動準備:場地佈置(小樹、花草、狼、草帽、蘑菇若干)兔媽媽頭飾、籃子若干

二、說教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合作者、引導者。因此我主要採用了以下教學法:

1、情景教學法:“情景教學”對培養孩子情感,啓迪思維,發展想象,開發智力等方面有獨到之處。在本次活動中我按兒歌所描繪的情景,在教室裏做了簡單佈置,再現兒歌所描繪的情景表象,利用這種方法進行教學不但能喚起耗子對學習的興趣,能提高他們的積極性,而且能讓孩子們如臨其境,彷彿置身於其中,更好的融入自己的角色之中;

2、示範法:幼兒喜歡模仿並且他們的模仿能力很強,在日常生活中我就發現許多孩子模仿老師的動作、口吻,可以說惟妙惟肖,所以在本次活動中我就採取了示範法,讓孩子們模仿老師的表情、動作、語氣來學習兒歌;

3、遊戲法

:整個活動我們就是以遊戲的方式開展的,寓教育於遊戲中,讓孩子們輕鬆、愉快的環境中學習。

4、此外我還採用了提問法、表演法、常識激勵法等對活動加以整合,是幼兒獲得對特徵的餓理解,達到科學性、健康性、愉悅性、藝術性的和諧統一。

三、說學法

以幼兒爲主體,創造環境讓幼兒主動的參加到活動中來,在遊戲中學會兒歌。

四、說教學程序

活動過程爲:遊戲激趣(小兔採蘑菇)——體驗表現兒歌情緒——朗誦表演兒歌——總結

(一) 遊戲匯入,激發興趣(小兔採蘑菇)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活動一開始我就以‘兔媽媽帶小兔採蘑菇’的遊戲引發幼兒的興趣,孩子本來對遊戲就有極大的興趣,再加上教室裏的情景,以及實物教具(籃子、蘑菇…)相信他們會被深深的吸引,很快進入了遊戲角色。

(二) 分段欣賞、表演,幫助幼兒體驗、表現兒歌的情緒

在這個環節我讓孩子們在情景表演中分段來學習兒歌,以兔媽媽的形象來引導孩子,孩子們容易進入角色,對媽媽所說的一切都非常感興趣,不用刻意的去記憶,學起來也非常輕鬆,從而跟着老師的引導順利的進入下個環節。

(三) 朗誦表演兒歌

這一環節主要是讓孩子們來朗誦表演兒歌,對剛纔所學的做個鞏固,讓孩子們回家把剛纔發生的事情透過兒歌的方式告訴兔爸爸,人物的變化,場景的轉換又讓孩子們覺得新鮮,不枯燥,所以他們又會興致勃勃的表演起來,從而達到鞏固的效果。

(四) 總結

簡短的幾句話對孩子的表演進行肯定,給予他們自信,讓他們體驗成功的感覺。

TAG標籤:#彙編 #說課稿 #精品 #八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