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學問集>教學資源>語文知識>說課稿>【精品】說課稿彙編六篇

【精品】說課稿彙編六篇

學問集 人氣:3.33W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助於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那麼應當如何寫說課稿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說課稿6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精品】說課稿彙編六篇

說課稿 篇1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私塾先生”》,下面我將從教材理解、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及意圖這三個板塊一一陳述。

第一個板塊我先講講對教材的理解。

《“私塾先生”》是浙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的第8課,是本冊第3單元的第2課,重點鞏固練習注意人物的言行反映人物的特點。前一篇課文是《憶鐵人》,後一篇是《“我是您的兒子”》。這是一篇寫人爲主的記敘文,記敘了抗日戰爭時期,擔任新四軍軍長的陳毅同志到張八嶺工作時發生的事。生動地表現了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本陳毅同志大智大勇、臨危不懼的革命大無畏精神。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可分爲四段。

根據教材的特點以及五年級學生的認知水平,我確定如下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5個生字。

2、理解詞語意思,理解句子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特別是讀好描寫人物言行的句子。能詳細地複述課文。

3、感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臨危不懼、大智大勇的革命大無畏精神。

4、初步學會抓住人物的言行概括人物特點的閱讀方法。

教學重點:理解詞語意思,理解句子的意思,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受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臨危不懼、大智大勇的革命大無畏精神。

教學難點:初步學會抓住人物的言行概括人物特點的閱讀方法。能詳細地複述課文。

第二個板塊我來說說教法和學法。

我先說教法:

1、朗讀感悟法。古人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大綱》指出:要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讀、寫、聽、說的能力。而這些能力的培養,應以讀爲本。以讀爲本是語文學習的自身規律。在課堂上,我將讓學生自由讀、合作讀、默讀、齊讀等讓學生在朗讀中感悟,在感悟中朗讀。

2、情境感悟法:鬆軟適度的土壤有利於種子的萌發,寬鬆的環境有利於學生創造潛能的開發。教學中我將設計多種學習的形式,創設多種感悟的情境,讓學生在情趣盎然的氛圍中愉快學習。這也是新課標的一個理念。

我再來說說學法:

“強而勿抑,開而勿達,異而勿牽。”教和學是一個學生感知、感受、感悟的過程。這個重要的過程屬於教師,更屬於學生。在教學中我將讓學生透過自學感悟、討論交流、集體評議、師生共同探討等,爲學生創造自主學習的機會。

第三個板塊我來重點說說教學過程的設計及意圖。

我分四個環節來安排我的教學:

第一個環節:談話揭題,匯入新課

第二個環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第三個環節:研讀課文,感悟中心

第四個環節:總結課文,拓展延伸

接下來我分步來敘述:

第一個環節:談話揭題,匯入新課

板書課題,並朗讀,理解“私塾”和“私塾先生”的意思,並讓學生質疑,隨機板書有價值的問題:私塾先生是誰;爲什麼要用上引號;課文寫了“私塾先生”什麼事。

這樣簡潔的匯入激活了學生的思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達到了“課伊始,趣亦生”的境界。

第二個環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首先讓學生自由讀文,要求:①認讀生字詞,讀通課文,自己喜歡的自然段多讀幾遍②課文着重寫了一件什麼事?接着檢查交流,先讓學生認讀詞語。再說主要事件。最後按事情發展的先後順序給課文分段,可分四段。

這一環節設計讓學生整體感知了課文,理清了課文的脈絡,瞭解了課文的主要內容,達成教學目標1。

第三個環節:研讀課文,感悟中心

爲了激發學生探究的興趣,我打算採取“先開頭結尾,再中間突破”的閱讀順序。

因此,我分三個步驟來實施這個環節。

第一步:虎口脫險

第二步:剖析脫險的原因

第三步:激發情感

在這幾個步驟的實施中,我將突出一個研究的主題,立足一個語言訓練的根本,展示一種讀書的過程,創設一種對話的情境,運用一種大語文的思想。接下來我分步來敘述一下。

第一步:虎口脫險

1、我打算抓重點詞語來學習第一段。首先請學生自由朗讀這一段,說說從中瞭解了什麼?學生朗讀交流,從中知道了事情發生的時間、地點、起因。在這基礎上,我引導學生抓住“潛入”、“包圍”兩個詞語,先理解詞語的意思,然後在這基礎上來體會當時的情況是怎樣的?學生肯定能感受到那種緊張、危急的氣氛。隨即進行朗讀指導,把那種緊張、危急的氣氛透過朗讀體現出來,自由讀,個別讀。個性化的理解,個性化的朗讀,體現“以讀爲本,以人爲本”的教學理念。

2、用“知道了事情的起因,那結果是如何的呢?”過渡,引出文章的結尾部分,讓學生自由讀,說說明白了什麼?學生交流,知道了事情的結果:仲先生原來是陳毅同志,他安然脫險了。

3、引導學生首尾對照,提出疑問:在鬼子重重包圍之下,陳毅同志爲什麼能安然脫險呢?

這一步的教學,使學生了解了整件事情的起因、結果,並留下懸念:陳毅究竟是怎麼脫險的?爲重點段落的學習打下基礎。

第二步:剖析脫險的原因

我打算讓學生圍繞上面問題讀議第二、三段的內容,讓他們緊緊扣住“抓住人物的言行,概括人物特點”進行。

說課稿 篇2

一、說教材

《寶葫蘆的祕密(節選)》是部編版小學語文四年級下冊第八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是一篇講讀課文。《寶葫蘆的祕密》是一篇童話故事,選自張天翼的《寶葫蘆的祕密》中一小部分。本文講述了寶葫蘆的主人王葆在得到寶葫蘆之前,如何經常聽奶奶講許多關於寶葫蘆的故事,得到寶葫蘆的人都“過上了好日子”“要什麼有什麼”“幸福極了”,於是王葆開始聯繫自己,非常希望自己也有這麼一個寶葫蘆,爲自己排憂解難,解決生活中的難題。

二、說學情

四年級學生對於課外閱讀已經積累了一定的量,相信很多同學有讀過《寶葫蘆的祕密》。對於本文的學習,有很大的幫助。

三、說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妖、矩”等8個生字,會寫“介、紹”等13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正確讀寫“介紹、神仙、妖怪、每逢、規矩、劈面”等詞語。

2.自讀感悟,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童話的奇妙。

3.根據已有內容創編故事。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感受童話的奇妙。

教學難點:根據已有內容創編故事。

四、說教法、學法

1.鼓勵學生對文字進行個性化、開放性閱讀理解,而不是想着怎樣將學生的認識以及對文字的理解統一到自己的教學設計之中。

2.學生充分自讀課文,在理解的基礎上談感受、體會以及對文字的理解,充分體現“以學生爲主體”的理念。

五、說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匯入

1.看,這是什麼?對,一個葫蘆,它可不是一個普通的葫蘆,它可是有故事的寶葫蘆。

2.今天,我們來學習《寶葫蘆的祕密》。學生齊讀課題“寶葫蘆的祕密”。請同學們分小組交流一下自己課前閱讀到的關於《寶葫蘆的祕密》的故事,談談自己對寶葫蘆的感知。

3. 簡介作者以及寫作背景。

(二)深入理解,探討故事

細讀課文第一部分(1-4自然段)

1.請同學們仔細閱讀文章第一部分,想想張天翼筆下的寶葫蘆的主人是個什麼樣的人呢?你是從哪些語句中感受到的。畫出有關句子,並想一想這些語句帶給你怎樣的感受。

2.學生作批註,自我品讀探究。

3.學生小組交流自學結果,教師適時引導學生抓重點詞句交流自己的感受。

4.教師根據交流結果歸納:

教師重點導讀並理解以下語句:

①“我姓王,叫王葆。”

爲什麼不說“我叫王葆”?

(這樣說,比較正式,有儀式感。)

②“可是我要聲明,我不是什麼神仙,也不是什麼妖怪,我和你們一樣,是一個平平常常的普通人。”

爲什麼說王葆說“我不是什麼神仙,也不是什麼妖怪”?

(因爲他和寶葫蘆有故事,是傳說中的那種寶葫蘆和王葆發生過一些故事。)

學習第二部分:奶奶講的寶葫蘆的故事(4-19自然段)

1.“至於寶葫蘆的故事,那我從小就知道了。那是我奶奶講給我聽的。”

奶奶給“我”講了哪些故事?(都是寶葫蘆的故事)

2.“奶奶每次講的都不一樣。上次講的是張三劈面撞見了一位神仙,得了一個寶葫蘆。下次講的是李四出去遠足旅行,一遊游到了龍宮,得到了一個寶葫蘆。王五呢,他因爲是一個好孩子,肯讓奶奶給他換衣服,所以得到了一個寶葫蘆。至於趙六得的一個寶葫蘆——那是掘地掘出來的。”

張三想:“我要吃水蜜桃。”立刻就有一盤水蜜桃。李四希望有一條大花狗,馬上就冒出那麼一條——衝着他搖尾巴,舔他的手。

(1)奶奶講的寶葫蘆的故事怎麼樣?(非常奇妙)

怎麼奇妙了?

指導朗讀第二部分:帶着幸福、快樂的的語氣讀出寶葫蘆的神奇。

(2)奶奶給我講的寶葫蘆的故事,有很多,你能否選擇其中一個,根據已有的內容創編一下,講給同學們聽?

學生分組講故事,選代表上臺講給全班同學聽。注意:可以補充課文中沒有的空白,發揮想象,大膽編創。

3.王葆非常想得到一個寶葫蘆,爲什麼?

(因爲聽了這麼多寶葫蘆的故事,每個得到寶葫蘆的人都“幸福極了”“過上了好日子”“要什麼有什麼”)

(板書:寶葫蘆使人們 幸福極了 過上了好日子 要什麼有什麼)

4.“我要是有了一個寶葫蘆,我該怎麼辦?我該要些什麼?”

是啊,王葆,要寶葫蘆最想做什麼呢?

學習第三部分:

讀讀課文20-21自然段,圈畫出王葆要寶葫蘆的目的是做哪些事?

(1)幫助王葆列式子,學數學:“我有幾次對着一道算術題發愣,不知道要怎麼樣列式子,就由‘8’字想到了寶葫蘆——假如我有這麼一個,那可就省心了。”

從這段可以看出,王葆是個怎樣的孩子?(數學不好,不愛動腦筋的孩子)(板書:王葆:數學不好,不愛動腦筋的孩子)

(2)幫助向日葵長高:“那,我得要一棵最好最好的向日葵,長得不能再棒的向日葵。”

從這兒可以看出,王葆是個怎樣的孩子?(好勝心很強,凡事比別人要好)(板書:好勝心很強,凡事比別人要好)

指導朗讀:讀讀第三部分,讀出王葆對寶葫蘆的渴求,對生活的嚮往。

(三)課堂總結,佈置作業

1.課文具體寫了王葆聽奶奶講寶葫蘆的故事,自己也想要個寶葫蘆。童話的故事好奇妙呀!

2.作業

(1)抄寫課文中優美的句子。

(2)把寶葫蘆的故事講給別人聽。

六、說板書設計

25《寶葫蘆的祕密(節選)》

寶葫蘆使人們:幸福極了 過上了好日子 要什麼有什麼

王葆:數學不好,不愛動腦筋的孩子

好勝心很強,凡事比別人要好

說課稿 篇3

一、說設計意圖

新《綱要》明確指出“科學教育應密切聯繫幼兒的實際生活進行,利用身邊的事物與現象作爲科學探索的對象。” 空氣是與我們的生命息息相關的,世間萬物的勃勃生機都是因爲有空氣的存在.爲孩子提供豐富的材料,讓孩子透過眼、腦、手等多種感官去發現問題。使幼兒變被動者爲主動學習者、探索者,從而萌發愛科學的情感。

二、說活動目標

活動目標是教育活動的起點和歸宿,對活動起着導向的作用。在本次活動中,我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實際情況,設計了兩個目標,1、感知空氣的存在,掌握空氣的特徵及作用。2、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產生興趣。

三、說活動準備

《綱要》指出,幼兒教師應爲幼兒提供豐富的材料,爲每個幼兒都能夠運用多種感官進行探索活動,爲了使活動順利展開,達到預先設計的教學目標,在此次活動中,我做了如下準備:氣球、透明玻璃杯、粉筆、透明盛水容器、蠟燭、打火機、碎紙屑、紙片。

四、說活動重難點

利用有趣的科學操作活動,使幼兒對科學探究活動產生興趣。好奇心和探究慾望是科學啓蒙的關鍵,它將使幼兒永遠保持探究學習的熱情。因此,我把培養幼兒的探究興趣作爲重點。

引導幼兒透過老師的示範操作實驗,從中找到空氣,幼兒受其原有知識經驗和思維水平的影響,對事物及其關係的認識和理解,具有很大的表面性和片面性,因此我將這方面作爲此次活動的難點。

五、說教法、學法

《綱要》指出,教師應成爲學習活動的支援者,引導者,合作者。活動中,教師要心中有目標,眼裏有幼兒,時時有教育,以互動的、開放的理念,讓幼兒

真正成爲學習活動的主體。因此,在本活動中我主要採用了啓發提問法、觀察發現法、引導發現法、實驗操作法等幾種教法,使幼兒感受空氣的存在。我採用了幼兒在與老師互動中透過猜謎,觀察、自主探索、實驗操作等學法使幼兒獲得認知能力。

六、說活動過程

在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我一直本着以幼兒爲主題的原則,以激發幼兒的探索興趣入手,圍繞目標,將多種教學形式相結合,使幼兒始終處於積極的自主探索狀態,我的活動流程爲:猜謎匯入——啓發提問——實驗操作

1、 活動匯入部分:

我以猜謎的形式匯入活動,激發幼兒的興趣,使得此次活動能夠更好的開展。 謎語:看不見、摸不着,不香不臭沒味道,動物植物都需要,一時一刻離不了。(空氣)

2、 活動開展部分:

在這個部分,我首先採用了啓發提問的方法,問小朋友們什麼地方有空氣。然後出示氣球,讓幼兒猜想是誰住在氣球裏。然後幼兒自己透過實驗操作、觀察,自主探索的方法尋找身體裏的空氣,如對這手吹氣,捏住鼻子閉上嘴巴,說說這些做了這些動作的感受,幼兒還可以把粉筆頭放在盛水的容器中,觀察有什麼現象發生,並將自己看到的現象說出來。

其次,我採用了實驗操作的教學法,爲小朋友們變了一個魔術,倒不出來的水。在這個實驗中,我還用到了比較的方法,讓幼兒能夠更加明白其中的道理。我先在一個透明的空杯子裏裝水,水未滿,然後蓋上紙片,將水杯倒立起來,讓幼兒觀察,然後在杯子中裝滿水,蓋上紙片,將玻璃杯倒立,讓幼兒觀察水有沒有倒出來。透過提問:是誰在幫忙。爲什麼杯子裏沒有空氣,水纔不會倒出來?究竟是誰在幫忙?誰那麼有力量?引導幼兒交流:杯子裏沒有空氣,外面的空氣就會不讓水從杯子裏流出來。

最後,我將蠟燭點燃後用玻璃杯罩住,讓幼兒觀察會有什麼現象發生。幼兒

之間交流討論,然後在自己動手操作,把碎紙屑放在桌子上,幼兒分組:用手在周圍煽動,觀察紙屑的變化。讓幼兒知道空氣是無處不在的,感受我們的周圍充滿了空氣,只是我們看不見它。

3、 結束部分:幼兒交流討論實驗的結果,說說空氣的特徵及其作用。

七、說活動延伸

針對本次活動的延伸,我讓幼兒探索風和水有些什麼奧祕,讓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產生更大的興趣。

說課稿 篇4

一、指導思想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本着“學生爲本、健康第一”的原則,安排教學內容,在課的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學習簡單運動技能的培養;透過學生自覺、自律、互學、互練、自創、互評等教學手段提高小籃球、小足球的簡單組合動作;課的設計富有趣味性、多樣性、情景性、實效性。

二、教材分析

本課選用新體育課程標準低年級學習水平一要求,進行小籃球、小足球各種簡單組合動作練習;在情景遊戲:愛玩球的小兔子教學內容中,培養學生對運動動作的創造性。難點:根據新課標五個不同領域要求,在心理健康標準使學生學會透過示範表演方法控制自己情緒

三、教學目標

透過教學初步瞭解學習小籃球、小足球的簡單組合動作

2、在體育運動過程中增強學生之間的合作意識

3、全面培養學生對球類動作的創新精神

四、課的過程

1、準備部分:以圓形隊伍爲主要組織教學形式,安排了生動、形象的武術、拳擊操練習以此達到提高學生運動興趣。

2、基本部分:透過講解與示範,力求學生在互幫互學的過程中從易到難,從集體學習到兩人自由組合練習再到個人創新動作相結合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最後又進行集體小結、鼓勵膽子較小的學生出來進行示範表演。培養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3、結束部分:師生在快樂的遊戲、舞蹈動作中,使師生融合和體會到體育給師生帶來的興趣,整堂課在一片歡樂的氣氛中結束。

說課稿 篇5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我來自美麗的杜鵑之鄉麻城,今天我說課的題目是《人間四月天 麻城看杜鵑》, 把資訊收集起來。下面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法學法、教學過程及教學反思這五個方面進行說課。(首先,我來說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把資訊收集起來》是《資訊技術》第四冊網絡單元的最後一課,在前面,學生對網絡已有了初步的瞭解,已經掌握了瀏覽器的開啟,網址的輸入,利用搜尋引擎搜尋各類資訊等基本操作,(根據單元預期目標,爭做小導遊,介紹麻城,學會如何把網絡中有關麻城杜鵑的圖片和文字進行下載和儲存),本課既是對前面所學知識的鞏固,也爲以後學生利用互聯網進行資訊整理奠定了操作技能基礎。

二、教學目標

(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情況,我制定了教學目標,點擊出示。)

1、掌握圖片和文字下載與儲存的操作方法,提高學生在網上獲取資訊、儲存資訊、處理資訊、應用資訊能力。

2、以家鄉發展紅色旅遊,學校招聘小導遊爲主線,採用任務驅動,透過學生自主探究、協作學習,在完成一個個具體任務的過程中學會下載網上資訊的方法。

3、培養學生協作學習、與人合作的意識,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感。

(直接說)重難點(是):圖片、文字下載與儲存的方法。

三、教法學法

(在教學中,我運用的教法有:)

1、任務驅動

2、協作學習

3、分層教學

4、賞識教育

在學法上,我主要讓學生經歷由自學到嘗試到創新的過程。

(接下來我來說說教學過程)

四、教學過程

這堂課我是按以下四個教學環節進行的:

(第一個環節)

(一)、杜鵑激趣,明確任務

(播放視頻)

一段《麻城杜鵑花》的'視頻,深深地吸引了所有的同學,於是我抓住契機,激情滿懷地說:“同學們,這就是家鄉的紅杜鵑!每年4月底五月初,漫山遍野的紅杜鵑欣然開放,如霞似火,吸引了五湖四海的遊客。爲了發展紅色旅遊,學校正在舉行“爭當小導遊”的活動,要想成爲一名優秀的小導遊,必須對家鄉有更多更具體的瞭解。這節課我們就從杜鵑入手,透過網上查閱相關的圖片、文字,把它們下載並儲存下來。

(這樣的設計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讓學生感受家鄉的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愉悅地情形下主動地明確了接受了任務。)

(第二個環節)

(二)、走進杜鵑,探索新知

(首先,我出示第一個任務)

1、任務一:杜鵑圖片的下載與儲存

爲了完成新知,在這個環節中我設計了一下幾個步驟:

(1)自學課本123—124頁的內容,明確圖片下載的方法。

(2)(自學完成後,就進行交流)交流自學情況。透過學生的交流,發現只有一部分的學生對圖片的下載與儲存有所瞭解。(於是)

(3)演示操作過程。我在電腦演示了下載與儲存圖片的操作過程,因爲學生的學,離不開老師的導,特別是新的知識點。

(4)自由探索。

學習的最終目的是用。因此我將他們分成四人小組,自己動手收集麻城杜鵑圖片,並儲存到E盤“魅力麻城”檔案夾中。

(同學們明白了學習任務以後,就迫不急待地行動起來)

(5)展示杜鵑的圖片資料。

我們四人小組在小組長的帶領下,很快地收集到了許多圖片,在進行(共享)展示時,同學們爭先恐後,生怕自己小組比別人慢,比別人差。這時我發現,展示的圖片,內容豐富,品種多樣,我覺得這是培養學生分類整理資料能力的契機。於是我馬上號召各小組將圖片分類整理,待會兒展示。

(6)分類整理檔案夾,展示作品

我們在進行第二次展示時,有的同學按花色來分,有的按品種分,有的按花茂盛與否來分,還有的同學說最好按品質分,因爲杜鵑文化及麻城的靈魂文化。更古至今,象徵源遠流長;紮根山崖,體現頑強不屈;火紅一片,象徵紅色精神與熱情奔放……(隨即播放與之相配的視頻)

(7)小拓展:

爲了培養學生創新精神,求異思維及善於發現問題等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展示結束後,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課件):在下載與儲存圖片的過程中,你發現了還可以怎樣儲存圖片?透過交流,我發現原來他們還知道了一些儲存圖片的方法,並且還做了演示呢。

(本環節,透過學、說、演、練、展示、拓展。從多方面培養了學生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

(下一步)任務二:關於杜鵑的文字的下載與儲存

有了圖片下載與儲存的基礎,文字的下載與儲存就不難了。在這個環節中,主要透過小組自學,發現問題,互幫互助,以達到掌握新知的目的。

(在學生自學的過程中,既學會掌握操作技巧,又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同學間的相互指導,質疑解疑,既培養協作精神,又培養了語言表達能力。)

(三)、探索實踐,鞏固新知

爲了鞏固所學的知識,並學以致用,我又設計了第三個環節——探索實踐,鞏固新知。

(第一步)1、出示任務 整理自己的資訊,準備小導遊競選。

要求可以小組合作完成,介紹時要有文字資料、圖片資料,也可以是圖文並茂的作品或其他的演示形式。

(第二步)2、合作探究 準備彙報

學生動手操作,我適時對學生做一些插入音樂,調節圖片的大小等技術方面的指導。因材施教,分層教學,更利於學生的發展。

(第三步)3、小導遊風采展示

我們在全班進行了“小導遊竟選”,還評出了 “最佳小導遊”和“優秀導遊小組”。(簡單展示交流錄像)。

4、我的作品展

課後我將他們的作業整理在一起,儲存在一個檔案夾裏,留給下次上課時看,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以此來激勵他們的學習熱情。

(在交流中學習,在展示中提高,這是我的教育追求。本環節既注重了學生的個體差異,讓每個學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機會,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和喜悅,再次激發了熱愛家鄉的情感。)

(第四個環節)(四)課堂總結、課後延伸

在這節課中,學生學會了文字圖片下載與儲存的方法,學會了分類,初步具備整理資訊的能力,並瞭解了家鄉的杜鵑文化。

但是網絡是一個巨大的資訊資源寶庫,其他的網絡資訊該怎樣下載呢?當一個網絡中的內容限制了訪問權限該怎麼辦呢?這些又將是我們今後探索的主題。

(最後)五、教學反思:

一堂課下來,我覺得比較有收穫的是:

1、對教材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將下載與儲存動物圖片及沒有主題的文字改爲圍繞“瞭解家鄉的紅杜鵑,爭做一個小導遊”這一主題進行,這樣讓學生既掌握了資訊技術課中的一些基本操作技能,同時又瞭解了家鄉的特色文化——紅杜鵑。

2、注重了學科間的整合,在教學中,把動手操作、口頭表達與熱愛家鄉的思想教育結合起來。

3、課堂中始終滲透資訊技術與家鄉文化相融合的教學理念。

遺憾的是,在課堂中,師生間的交流不是很充分,評價語言比較單一;另外,在學生對網絡上其他知識很感興趣時候,爲了在40分鐘內完成本課的教學,沒有進一步加以引導。今後,我將和大家一起,在提高專業水平的同時,致力提高課堂教學水平。

各位老師,各位評委:人間四月天,麻城看杜鵑。杜鵑花開,漫山如霞,花色之美,天下一絕。麻城,一塊神奇美麗的地方,熱情好客的麻城老鄉正等着你們去做客呢!我的說課完畢,謝謝大家!

說課稿 篇6

【說教材】

《石榴》是第五單元中的一篇課文,全文以季節的變化,按照抽枝、長葉、開花和結果的順序描寫了石榴的成熟過程,字裏行間流露出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

課文共有四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我”的家鄉有馳名中外的石榴園;第二自然段寫在春天和夏天石榴抽枝、長葉、開花的景象,重點寫了石榴花的色彩和形態;第三自然段寫在秋天石榴成熟的過程,重點寫了石榴熟透後的形態;第四自然段寫石榴子兒的形狀與味道,表露出作者對石榴的喜愛之情。

本課文筆優美,語言生動形象,記述條理清楚,是學生學習語言和習作的範例。

一、教學目標

1.會讀、會寫本課九個生字,重點指導書寫“佛”“甚”和“甜”三個字。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感知課文內容,瞭解石榴生長過程。

二、教學重點、難點會讀、會寫本課的生字。

教師指導朗讀,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說教法、學法】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語文課程標準》也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爲,不應以老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在教學中,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爲主體的思想,把讀、悟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透過不同要求的讀,讓學生在讀中思,在讀中悟。

【說教學過程】

一、匯入:

1.同學們,很高興認識我們三(1)班的同學。初次見面,俞老師帶來了一樣東西,聽好了,它——春天開花像喇叭,秋天結果像娃娃,果實外皮紅帶黃,嚼起子兒酸又甜。請你猜猜它是啥。

2.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注意“榴”的讀音。)

從學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起他們對石榴的回憶,這樣能喚起他們對教材的親切感,提高閱讀的興趣。

二、初讀:

過渡:那麼,課文到底寫了石榴的哪些方面呢?

(一)自讀課文

1.下面請大家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找找後面的生字拼讀幾遍,直到會讀。

(讀得快的同學把生字和長句子多讀幾遍。)

2.把剛纔讀得不夠好的句子再讀一讀,老師等會要檢查。

3.找到你喜歡的句子,嘗試着美美地讀一讀。(教師巡視,根據學生讀書情況增減此環節。)

在學生沒有預習的情況下,老師要給足時間讓學生充分讀書。引導學生看課後的拼音,多拼讀,針對各自的情況,多讀長句子難句子,引導學生紮紮實實學語文。

(二)檢查生字

1.出示生字(有拼音)。

2.自讀。

3.齊讀。

4.開火車讀。

5.出示無拼音的生字。

6.根據鼠標指向,快讀。

7.開火車讀。

8.齊讀詞語。

讀好課文的前提是讀好字和詞,透過一輪輪各種形式的讀,努力使每個學生準確掌握每個生字的讀音

三、再讀:

過渡:同學們,現在,課文能讀通順了吧?誰坐得最端正,我找誰讀。

(你這個頭炮打得響,打得好。)誰坐得像他一樣端正,請他繼續讀下一段。

你讀得可真好,來,我們男生也來像他這樣美美地讀這一段。

剛纔同學們讀得很好,敢不敢和老師比試比試?

在輕鬆互動的交流激勵中,發揮學生的主動意識開展讀書競賽,實現正確、流利讀好課文的目標。

四、說內容:

過渡:同學們,現在,你知道課文寫了石榴的哪些方面了嗎?

1.課文先寫了石榴的——?(相機板書)

2.你最喜歡石榴的花?葉?果實的皮?還是果實的子兒呢?

助學生理清課文的脈絡,培養學生概括總結的能力,也爲第二課時的學習做鋪墊。

五、寫字指導:

過渡:同學們,還認識這些字嗎?讀一遍,倒過來再讀讀。能寫好嗎?

你覺得那個字最難寫,說出來大家一起想辦法。

重點指導三個字:

“佛”,教師出字謎:

一人旁邊一張弓,兩箭插當中,一箭彎彎,一箭直直。

“訊”,學生觀察字的來源,說說自己的發現。

“甜”,指導說意思。

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自己提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在交流中達到會寫的目的。此外,追根溯源,感受中國古漢字的歷史淵源。

六、佈置家庭作業:

1.讀課文,做到正確、流利。

2.寫詞語,做到工整、漂亮。

TAG標籤:#六篇 #說課稿 #彙編 #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