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學問集>教學資源>知識文庫>實用文檔>關於左右的教學反思

關於左右的教學反思

學問集 人氣:7.04K

關於左右的教學反思

關於左右的教學反思

1. 整節課洋溢着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

《標準》中特別提出了“情感與態度”的發展目標,我在這一方面作了積極的嘗試。本節課的宗旨是透過有趣的具體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活動中領會左右。上課前播放節奏輕快活潑的兒歌,一方面,有效地消除了學生因許多陌生的聽課老師帶來的緊張情緒,能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活動;另一方面,透過“喜歡聽的請舉手!”“你舉的是哪一隻手?”兩句話很隨意地使學生在愉快的心情下進入教學情境,從而營造愉快的學習氛圍,爲提高教學效果做了很好的鋪墊。此後每個環節都設計富有情趣的數學活動和學生喜聞樂見的小遊戲,如:摸一摸、動作遊戲、對口令等,各個教學環節緊密聯繫,環環相扣,過度自然。這些生動有趣的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的樂趣,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

2. 留給學生廣闊的思考與交流的空間。

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難免遇到困難或出錯,如果教師直接給出答案,學生一聽就懂,一過就忘。本節課關注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學習,努力使學生自己發現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我舉起右手,讓學生說一說我舉的是哪隻手,有的學生說左手,有的說右手,這時我並沒有立刻下結論,而是讓學生自己去討論,交流自己的想法。“老師剛纔用這隻手寫粉筆字。”“老師轉過身去,就和我們一樣了。”在思考與交流中,學生體驗到了左右的相對性,同時也體驗到學習成功的快樂。又如:判斷客車轉彎時到底是向哪邊轉,由於與客車面對面,有些同學會判斷錯,我也沒有馬上下結論,而是提醒學生我們現在坐在哪裏?(坐在客車上)再讓他們討論交流,在討論中他們都想說服對方。最終統一了意見:判斷客車往哪邊轉,要把自己想像成乘車的人。

3.爲學生提供了在實踐中探索的機會。

“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當學生對“下樓梯時是靠左走還是靠右走”發生爭議時,我組織學生進行室外活動――爬樓梯。在備課時,我只準備在教室中間的過道上模仿上下樓梯,但在教學過程中,我感到學生對“左右相對性”的理解程度沒有到位,突然想到學生的教室在一樓,平時上下樓梯的機會不是很多,感覺有必要讓學生親自到真實的環境去體驗一下,並且進行這項活動並不是一件難事,所以臨時增加了這一個教學環節,結果表明這一環節的設定是對的,起到了突破教學難點的作用。又如,我讓學生用橡皮、尺子、小刀等學習用具“擺一擺”,然後我問“從左(右)數橡皮是第幾個?”(數一數),“尺子的左(右)邊是什麼?”(說一說),這些數學活動使學生獲得直接的體驗,讓學生在實踐中探索左右的意義,在理解的基礎上掌握左右的位置關係。

4.有欠考慮之處。

當學生得出“上、下樓梯都是靠右走”的結論時,我滲透了安全教育,但沒有因勢利導讓學生想想在馬路上應該怎麼走。這說明我的教學思路沒有拓寬,忽略了數學的生活性,缺乏“大數學”觀。

在“小遊戲――我是小司機”這一環節,我要求同桌的同學互相配合,這樣雖然能運用新知,體會向左轉彎和向右轉彎的意義,但同桌的同學是同向的,左、右都相同,不能體現出左右的相對性,如果我讓1,3,5排的同學向後轉,與後一排的同學面對面,再讓面對面的兩個同學互相配合,這樣就更能加強學生對“相對時的左右”的理解。

在“動作遊戲”這一環節裏,我喊口令速度稍快,只注意大部分同學的動作,忽視了反應較慢的學生,我也沒有仔細檢查較慢的學生是否做對動作,這說明我在教學過程中沒有很好關注學生學習過程的差異性,沒有把“面向全體”這一新理念真正落實到課堂中。

以上幾點不足都說明我駕馭課堂和處理教材的能力還有待提高,在今後的工作中,我要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提高自身教學素質,把課改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