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學問集>教學資源>語文知識>課文>梅雨潭課文原文

梅雨潭課文原文

學問集 人氣:1.7W

《梅雨潭》旁有亭翼然,憑欄寒氣襲人,沁感肺腑,俯瞰潭水碧波粼粼,令人心曠神怡。下面爲大家帶來梅雨潭課文原文,快來看看吧。

梅雨潭課文原文

《梅雨潭》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時候,我驚詫於梅雨潭的綠了。

梅雨潭是一個瀑布潭。仙瀑有三個瀑布,梅雨瀑最低。走到山邊,便聽見嘩嘩嘩嘩的聲音;擡起頭,鑲在兩條溼溼的黑邊兒裏的,一帶白而發亮的水便呈現於眼前了。我們先到梅雨亭。梅雨亭正對着那條瀑布;坐在亭邊,不必仰頭,便可見它的全體了。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這個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空空兒的;彷彿一隻蒼鷹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個環兒擁着;人如在井底了。這是一個秋季的薄陰的天氣。微微的雲在我們頂上流着;巖面與草叢都從潤溼中透出幾分油油的綠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的響了。那瀑布從上面衝下,彷彿已被扯成大小的幾綹;不復是一幅整齊而平滑的布。巖上有許多棱角;瀑流經過時,作急劇的撞擊,便飛花碎玉般亂濺着了。那濺着的水花,晶瑩而多芒;遠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紛紛落着。據說,這說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但我覺得像楊花,格外確切些。輕風起來時,點點隨風飄散,那更是楊花了。———這時偶然有幾點送入我們溫暖的懷裏,便倏的鑽了進去,再也尋它不着。

梅雨潭閃閃的綠色招引着我們;我們開始追捉她那離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亂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過了一個石穹門,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邊了。瀑布在襟袖之間;但我的心中已沒有瀑布了。我的心隨潭水的綠而搖盪。那醉人的綠呀,彷彿一張極大極大的荷葉鋪着,滿是奇異的綠呀。我想張開兩臂抱住她;但這是怎樣一個妄想呀。———站在水邊,望到那面,居然覺着有些遠呢!這平鋪着,厚積着的綠,着實可愛。她鬆鬆的皺纈着,像少婦拖着的裙幅;她輕輕的擺弄着,像跳動的初戀的處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塗了“明油”一般,有雞蛋清那樣軟,那樣嫩,令人想着所曾觸過的最嫩的面板;她又不雜些兒法滓,宛然一塊溫潤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卻看不透她!我曾見過北京什剎海指地的綠楊,脫不了鵝黃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見過杭州虎跑寺旁高峻而深密的“綠壁”,重疊着無窮國的碧草與綠葉的,那又似乎太濃了。其餘呢,西湖的波太明瞭,秦淮河的又太暗了。可愛的,我將什麼來比擬你呢?我怎麼比擬得出呢?大約潭是很深的、故能蘊蓄着這樣奇異的.綠;彷彿蔚藍的天融了一塊在裏面似的,這才這般的鮮潤呀。———那醉人的綠呀!我若能裁你以爲帶,我將贈給那輕盈的舞女;她必能臨風飄舉了。我若能挹你以爲眼,我將贈給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睞了。我捨不得你;我怎捨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撫摩着你,如同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個名字,我從此叫你“女兒綠”,好麼?

我第二次到仙岩的時候,我不禁驚詫於梅雨潭的綠了。

拓展閱讀:

《梅雨潭》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學習作者抓住特點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具體描繪的方法,感受梅雨潭獨具特色的美;

2、學習作者觀察景物、描寫景物的方法;(移步換景)

3、體會文字優美的語言,積累語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同學們,這節課讓我們追隨朱自清先生的腳步,再次走進“梅雨潭”,(板書課題)齊讀。

二、品讀課文:

1、課文主要向我們介紹了什麼?作者是在哪些地方進行觀察的呢?我們一同來回顧課文,指名分段讀文。學生聽讀回答問題。(板書:梅雨瀑、山邊、梅雨亭)

2、作者在山邊看到了什麼呢?指名讀第一自然段,其他生邊聽邊想:這一段向我們介紹了什麼?

預設:

①介紹了梅雨潭是一個瀑布潭。

②我知道了仙岩有三個瀑布,梅雨瀑最低。小結:這一段的前兩句話告訴我們梅雨潭與梅雨瀑的關係及梅雨瀑的位置。

③我還知道了作者“走到山邊,便聽到呈現於眼前了。”(出示句子)走到山邊,便聽到呈現於眼前了。

仔細讀讀這句話,梅雨瀑給你的印象是什麼?(白而發亮)小結:由於這裏溫度大,岩石上佈滿了暗綠色的青苔,遠遠看去,暗黑的巖壁與潔白的瀑布形成鮮明對比,瀑布顯得尤爲白而發亮。

瀑布還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有氣勢,長)

引導理解“帶”這個詞,“帶子”有什麼特點?(長、細、易飄動),“一帶”生動形象地展現出瀑布狹長飄逸的動態之美。

如果此時,你就站在山邊,望着這潔白鮮亮,流動飛瀉的瀑布,你最想做什麼?把你們的這種感受送到文字中讀一讀,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一自然段。

3、過渡語:這白而發亮,靈動飄逸的梅雨瀑深深吸引着我們,我們不由得想看看它的全貌,下面就讓我們跟隨作者到梅雨亭更好的觀賞梅雨瀑。自由讀一讀第二自然段,邊讀邊想:從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麼?

預設:

①介紹了梅雨亭正對着梅雨瀑,亭下深深的便是梅雨潭。

②亭踞在突出一角的岩石上。

(出示句子)“這個亭距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浮在天宇中一般”這句話是什麼描寫方法?你能用動作做做展翅的雄鷹的樣子嗎?梅雨亭的樣子是不是像你們做的那樣呢?我們一起看一看(出示梅雨亭圖片),再讀這句話,邊讀邊想象梅雨亭的樣子。指導朗讀這句話。

過渡語:坐在亭中,望着三面青山,會有一種怎樣的感覺?(像半個環兒擁着,人如在井底了。)

小結:身處這懸浮半空的亭中,眼望那飛瀉而下的瀑布,我們彷彿成了這亭的一部分,這水的一分子,這美妙的自然之景怎能不讓人心動呢?就讓我們帶着這種心動的感覺讀一讀第二自然段。

4、過渡語:讀了作者對梅雨亭的描寫,我們不僅讚歎造物主的神奇,同時也爲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和傳神的描寫而叫絕,但更令人稱奇的還是作者近看梅雨瀑的描寫,現在,就讓我們快快走進第三自然段,去細細觀賞梅雨瀑吧!自由讀一讀第三自然段。

①邊讀邊用筆畫出你認爲最美的地方。

②學生彙報,教師引導學生品悟語言。

重點感受:“那瀑布從上面衝下,彷彿已被扯成大小的幾綹兒,不復是一幅整齊而平滑的布。”

從“衝、扯”中,你感受到瀑布什麼特點?(水流急,下落迅猛);指導學生讀出這種氣勢。

引導:“作急劇的撞擊,飛花碎玉般亂濺着了。”

感受“飛花碎玉”“晶瑩而多芒”的美。透過圖片,讓學生直觀感知“白梅”的形態,進而感受水花飄落的動態美。指導學生讀出這種美的感覺。

引導:看到這飛濺的瀑布,作者有怎樣的感受呢?(引讀最後兩句話)抓住“送、鑽”兩個動詞,體會水花飛濺時的可愛和作者對梅雨瀑的喜愛和讚美之情。

③這美麗、迷人的瀑布,你們想不想見一見?就讓我們插上想象的翅膀一起去領略那神奇的梅雨瀑吧!(配樂朗讀最後一段,引導學生透過再造想象來進一步感受梅雨瀑的美)

三、總結昇華:

1、同學們,這節課,我們跟隨朱自清先生的腳步,一同欣賞了梅雨潭的綺麗風光,那懸浮的亭子,飛濺的瀑布,一泓靜而深的潭水,已深深印在我們的腦海中。那麼回顧這節課,除了詩情畫意般的美景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還有哪些收穫?

預設:收穫了作者優美的語言。

小結:是啊!作者抓住景物的特點,運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着意描寫,層層渲染,把梅雨亭、梅雨瀑描寫得神形兼備,妙趣橫生。這種細膩準確的描寫方法的確值得我們學習。

預設:收穫了寫作方法(觀察順序)

小結:作者從山邊遠看瀑布的樣子到走近梅雨亭近看瀑布,這種以地點轉換的方式描寫景物的方法,我們稱之爲“移步換景”法,這樣描寫,使文章則顯得層次分明,條理清晰。

2、文章題目爲“梅雨潭”,可內容卻重點介紹了梅雨亭和梅雨瀑?這是怎麼回事呢?其實,這篇課文是節選自朱自清的散文《綠》,原文中,的確是以梅雨潭爲主的,課後有時間,大家可以讀一讀原文。

《梅雨潭》教學反思

《梅雨潭》這篇課文是按照移步換景的遊覽順序來記敘的。文章語言優美,描寫生動。文中運用多種修辭方法形象描繪了“梅雨亭”的位置、特點和“梅雨瀑”飛流直下、碎玉飛花的動態美。它對於沒見過瀑布的學生來說,要理解課文的內容,感受“潭、瀑”的美的確有些吃力,難免因偏離他們的生活而失去興趣。

爲了激發學生的興趣,爲了拉近學生與文字的距離,爲了突破本課難點,本節課我運用多媒體及現場簡畫等手段讓學生以圖悟文,由文生情的目的。

一、粉筆簡化,明確“亭位”。課上我問“梅雨亭所在的地方?”學生很容易找到這句“這個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是空空的;彷彿蒼鷹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隨着學生的彙報,我同時進行簡畫,使學生很直觀理解亭子的位置。在圖文結合理解“踞”、“浮”兩個動詞的妙用,充分了解作者運用擬人、比喻形象寫出梅雨亭的位置、險峻、其妙姿態。

二、利用多媒體感受瀑布氣勢。課文的第3自然段是作者對梅雨瀑的觀察描寫並融入了自己的獨特感受。我出事瀑布的圖片,讓學生結合圖片,配上相應的文字,達到以圖悟文的目的,尤其作者用“楊花”做比水花如煙,如霧在空中飛舞漂游出示這一畫面時,學生驚歎作者的觀察力和想象力,的的確確更像楊花。

本節課最大感受是那種化難爲簡的輕鬆愉悅,細想只需我們老師多動腦、多思考,便會讓學生學得輕鬆,我們教得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