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當前位置:學問集>教學資源>教師之家>教學資料>漫話《遊園不值》(網友來稿)

漫話《遊園不值》(網友來稿)

學問集 人氣:2.23W

雲南省洱源縣第三中學楊盈川

漫話《遊園不值》(網友來稿)

“應憐屐齒印蒼苔,小扣柴扉久不開。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這是南宋中期詩人葉紹翁流傳千古的七絕《遊園不值》。

詩人在明媚的春天裏去拜訪一位朋友,藉機遊園,但沒有遇到。失望之餘卻看到一枝紅杏探出牆外,因而又充滿了不盡的喜悅。前兩句是寫去拜訪朋友而沒有遇到,緊扣題目“遊園不值”,朋友家門前長滿了青苔,詩人穿着木屐小心翼翼地走着,生怕踩壞了青苔。他輕輕地敲着柴門,可是許久也不見主人出來,說明主人不在家。從環境的清幽來看,主人是位很少與外界往來的隱士,此時也許又外出雲遊去了。訪友是爲了遊園,而主人不在,難免生一絲悵惘之情。後兩句一轉,用近乎諧謔的筆法來讚美園中美景。柴門是關着的,但滿園春色是關不住的,你看那一枝紅杏已探出牆外。雖沒有走進園中,但園中景物已見,也可以彌補沒有見到朋友的遺憾了。杏花開在農曆二月,正是春天到來的時候,那嬌豔的紅色就彷彿青春和生命的象徵。經歷過嚴冬漫長蟄居生活的人,早春季節走出戶外,忽然望見鄰家牆頭上伸出一枝俏麗的花朵,想到春回大地,心情該是多麼欣喜激動!

“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春色在這麼一“關”一“出”之間,衝破圍牆,溢出園外,顯示出一種蓬蓬勃勃、關鎖不住的生命力度.這兩句在冷寂之中寫出繁華,互爲因果,互相映襯,詩意蘊藉,富有哲理,成爲千古名句。,歷來被譽爲寫景的名句爲後人傳誦。

其實,這首詩的意境早在晚唐詩人吳融的《途中見杏花》一詩中出現過。請看:“一枝紅豔出牆頭, 牆外行人正獨愁。長得看來猶有恨,可堪逢處更難留!林空色暝鶯先到,春淺香寒蝶未遊。更憶帝鄉千萬樹, 澹煙籠日暗神州。”

漂泊在外,偶然見到一枝杏花,觸動詩人滿懷愁緒和聯翩浮想,寫下這首動人的詩。獨自奔波於茫茫的旅途中,各種憂思盤結胸間,那枝昭示着青春與生命的杏花映入眼簾,卻在他心頭留下異樣的苦澀滋味。他並不是不愛鮮花,不愛春天,但他想到,花開易落,青春即逝,就是永遠守着這枝鮮花觀賞,又能看得幾時?想到這裏,不免牽惹起無名的惆悵情緒。更何況自己行色匆匆,難以駐留,等不及花朵開盡,即刻就要離去。緣分如此短淺,怎不令人倍覺難堪?由於節令尚早,未到百花吐豔春意濃的時分,一般樹木枝梢上還是空疏疏的,空氣裏的花香仍夾帶着料峭的寒意,蝴蝶不見飛來採蜜,只有歸巢的黃鶯聊相陪伴。在這種情景下獨自盛開的杏花,難道不感到有幾分孤獨寂寞嗎?這裏顯然融入詩人的身世之感,而杏花的形象也就由報春使者,轉化爲詩人的自我寫照。進一步馳騁想象,從眼前的鮮花更聯想及往年在京城長安看到的千萬樹紅杏。那一片濛濛的煙霞,輝映着陽光,瀰漫、覆蓋在神州大地上,景象是何等絢麗奪目呀!浮現於腦海的這幅長安杏花圖,實際上代表着他深心憶念的長安生活。詩人被迫離開朝廷,到處飄零,心思仍然縈注於朝中。末尾這一聯想的飛躍,恰恰泄露了他內心的祕密,點出了他的愁懷所在。詩篇借杏花托興,筆法特別委婉細膩。

“一枝紅豔出牆頭, 牆外行人正獨愁。”很顯然,吳融抓住了“紅杏出牆頭”這個富有詩意和表現力的鏡頭,但未使其成爲畫面的中心,而意在引出牆外行人的惜春之情、流離之感、身世之悲、故國之思。

宋代著名詩人陸游則在他的《馬上作》一詩中寫道: “平橋小陌雨初收,淡日穿雲翠靄浮。楊柳不遮春色斷,一枝紅杏出牆頭。”不過陸游此作未免平展,有點馬上觀花,不及葉紹翁之作那麼精神專注,在深摯的精神體驗和心理波折中,迸發出春光難鎖、喜從天降的生命力度,以及情趣盎然的精神哲學的啓悟了。

陸游以後,比葉紹翁早的江湖派詩人張良臣,亦有《偶題》一詩爲:“誰家池館靜蕭蕭,斜依朱門不敢敲。一段好春藏不住,粉牆斜露杏花梢。”遺憾的是詩人似乎重在寫牆,而缺乏盎然生機和動態的美。

由此看來,葉紹翁的《遊園不值》汲取衆家之長攝取園外的一角小景,以獨特的藝術構思寓動於靜,點染出一幅迷人的春景圖。詩中“一枝紅杏”句與“春色滿園”句相對,“春色滿園”一句比陸游的詩句更新穎,兩個句子相對的結果使紅杏更顯得生機勃勃,尤其妙在一個“出”字簡直把杏花與百花爭奇鬥豔灼灼怒放於牆外的情態寫絕了。

葉紹翁的《遊園不值》這首詩歌的成功跨越了兩個朝代,經過幾人之首,纔在前人的基礎上脫穎而出,成爲千古佳句流傳後世。可見,詩歌在藝術上要達到“妙造自然”的境界,是多麼不易。

作者郵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