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当前位置:学问集>教学资源>教师之家>教育随笔>作文教学要回归本位(网友来稿)

作文教学要回归本位(网友来稿)

学问集 人气:7.96K

梁修安  

作文教学要回归本位(网友来稿)

  作文教学要回归本位

江苏省武进市横山桥中学(213119)  

    我国古代写作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叫做“文气说”。“文以气为主”,文气是作家创作的基础;作文教学也必须改变观念,回归其本位,即从培养“文气”开始。本文试图把“文气说”移植到中学作文教学,旨在为当今的写作教学及研究寻找到一个新的逻辑起点,一种新的思维方式,一条新的实践路径。

    一、什么是文气

    我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论者认为,“气”是一种精微的物质,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原。《孟子公孙丑下》曰:“吾知言,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把治气养生的理论用于精神、道德修养,这使“气”与文学创作有了初步的联系。曹丕在《典论论文》中说:“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他所提倡的气,主要指精神、意气。这是文气的渊源所在。后代的文人或评论家对此亦各有论述,使“文气”的涵义越来越广。刘勰论“气”,注重作者本身的气质;韩愈“气盛言宜”,讲文气与文辞的关系;桐城派“因声求气”偏重于用声音、节奏求得文章的风格、神韵。虽众说纷纭,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大都认为“文气”是一种精神、是作文的基础。本文在此意义上延伸出的“作文文气”,则是指由中学生的道德修养、理想情操、学识情感等综合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写作精神,它是中学生作文的基础和根本。

    二、为什么要培养文气

    首先,文气是作文的重要根基。写作好比建房子,养气则是开辟地基。地基宽厚牢固,房子才可造得高大雄伟。所以,中学生培养文气,是一种打地基的功夫,是知识、语言的积淀。气养足了,一经激发,便会喷涌而出,挥洒成文。当然,中学生为作文而养气与作家为创作而养气是有所区别的。作家养文气是为了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陶冶人们的情操,使人性更加美好高尚。因此,无论是在道德修养、理想情操,还是在学识情感方面,其标准都要比中学生高得多。中学生培养文气,一方面是借此提高作文水平,把文章写得思想健康、条理清楚,以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另一方面,养气的过程本身就是修养才识、涵养性情的过程。通过养气,中学生既加强了道德修养,又提高了知识水平,这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极为有利的。

    其次,培养文气也是摆脱当前中学作文教学困境的有益尝试。毋庸置疑,近年来作文教学改革的步伐大大加快,许多语文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作文教学法(如程序作文教学法、五步作文教学法和情境作文法等),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我们仍没有摆脱尴尬的困境:许多高中毕业生的作文仍文理不通,有的大学生写份个人简历也不得要领,甚至写一封信也辞不达意……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一条就是,我们对写作主体的研究不够深入,对写作主体素养的'培养不够重视。目前有那么多的作文教学体系,但可以说没有一种是建立在对写作主体深入研究这一基点上的;我们追寻的总是一般的作文规律,而不是规律与写作主体发生联系后形成的新的建构规律。也就是说,我们往往过分注重作文外在技巧的培养,而忽视了对写作主体自身的写作基本素养的培养,无视他们的写作心理。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做法。

    因此,本文把“文气说”引入作文教学,重新审视作文过程,注重写作主体的作文修养的完善,希冀以此来重建作文教学观念,进而创建出一套符合中学生实际、切实可行的写作教学理论。虽然不能肯定这便是摆脱当前写作教学困境的灵丹妙药,但也未始不是一次大胆的有益的尝试。

    三、培养“文气”的途径

    怎样培养中学生的“文气”呢?我认为,应该从德、志、学、识、情等方面进行全面培养。主要途径有两条:内养和外历。

    (一)内养。内养,即内心修养,通过内心的自我完善而蓄气。

    1、养德。王国维说过:“无高尚伟大之人格,而有高尚伟大之文章者,殆未之有也。”这就是说为文必先做高尚的人,只有高尚的人才能写出高尚的文章。因此,我们培养中学生的作文文气,首先必须加强他们的道德修养。对此,我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读高尚之书。所谓“高尚之书”,是指那些能提高人的思想认识、陶冶人的美好性情的书籍,这除了包括马列主义的经典著作,还包括我国古代的儒家经典,以及其他能提高自我修养的书。其次,行高尚之事。他人有难,应伸手相助;路见不平,须见义勇为;待人处世,要讲究道德,等等。否则,文气便会“馁也”。

    2、养志。高尔基说:“我常常重复这样一句话: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相信这也是一个真理。”我国古代文人很重视立志,他们提倡作文应“以胸襟为基”。如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斯有第一等真诗。”胸襟就是志趣抱负。有远大的志向,写文章便会立意高远,视野开阔,便会见常人之不见,发现至美可观之物,并以高屋建瓴之势一气呵成,从而使文章字里行间灌注一种浩荡流畅的文气。当今许多中学生作文之所以缺乏生气,文理不顺,与“文气”不足大有关联。在这方面,我们看看古往今来一些文学家青年时的作品,便会发现志向对于文章的重要作用。

    李白年轻时写的《上李邕》:“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这首诗气势雄伟,壮怀激烈,它的成功与李白傲视常人的志向、气贯长虹的文气是分不开的。另外像王勃的“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些千古流传的名句骨子里都表现出一种胸襟,一种抱负,一种青年人特有的自信、乐观的进取精神。而我们的许多中学生就缺少这种青春的朝气,更多的是一些风花雪月、微不足道的烦恼忧愁,甚至格调低下,为文造情而无病呻吟。这样的小家子气怎能写出好文章呢?因此,中学生培养文气必须养志,树立高远的志向,把个人的前途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具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胸襟,自强不息,这样,培养文气才会更主动、更自觉,文气也会因有如此深厚的土壤而勃然生发。

    3、养学。“学”主要指人的知识水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腹中无货,要写出好的作文是不可能的。“气”与“学”密切相关,“腹有诗书气自华”,“学”养足了,“气”自然会产生。明王士桢曰:“为诗须要读书,以养其气。”这说明,要养气,必须读大量的书。古今中外、文史哲等,都是应该涉及的。书读多了,广撷古今文化之“灵气”,潜移默化,胸中自然会产生浩然之气。同时,“养学”还应包括写作基本技能的培养。如观察力、选取和加工素材的能力等,这是写作的重要条件。

    4、养识。认识能力与文气有什么关系呢?一般说来,人们对某种事物或道理认识越深刻,表达就越清楚,行诸文字自然也就文理通顺,气势流畅。眼下,许多中学生的作文之所以言之无物,或步人后尘,人云亦云,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缺乏认识能力。清叶燮曰:“大约才、识、胆、力四者交相为济,苟有所歉,则不可登作者之坛。四者无缓急,而要在先之以识;使无识,则三者俱无所托。”那么怎样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呢?我认为除了要大量读书,特别是读唯物辩证法方面的书之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加以训练,尤其是进行思维自制力的训练。人有惰性,人的思维也有惰性。许多中学生殆于思考,缺乏思维自制力,碰到难题便知难而退,不去作深入的分析和思考,这种状况亟待我们去努力改变。

    另一方面,提高认识能力的根本途径是社会实践。认识能力是人们通过思维反映客观事物及其本质规律的一种智能。认识来自实践,而且只有通过实践,才能加以检验。所以应让中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深入生活∵认识能力。认识能力提高了,写文章才会言之有物,分析问题才能有理有据,文气斐然。

    5、养情。“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这说明了情感与作文的密切关系。文章从本质上来说,是作者主观情感的表现,是情感的结晶,无情则无文。我们平时见到的许多中学生作文之所以读之索然无味,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真情实感。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情感与文学创作历来关系密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刘勰也主张“为文造情”。怎样“为文造情”呢?当然不是造假情,而是要造真情,要有意识地积累真情实感。这要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首先,加强自身修养,要富有爱心,有高尚的情操;其次,观文时要“披文入情”,仔细体验文中所抒之情,并思考这种情感在文中是怎样表现的;第三,“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要有博爱精神,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二)外历。所谓外历,即通过周览交游陶冶性情,锻炼才识。苏辙在《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说:“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间豪俊交游,故其文疏荡,颇有奇气。”为什么要这样呢?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讲得清楚:“山林泉壤,实文思之奥府”“屈平所以能洞鉴风骚之情者,抑乎江山之助乎!”

    交友的作用也很重要,“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与“豪俊”“佳士”结交,彼此的胸襟、气质相互影响,对文气的形成也是很有意义的。

    陆游在教他的儿子陆聿学诗时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我们教学生作文应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生活。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一切非僵死的非盲目的教学目的都在于培养儿童走向生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读懂了外面精彩的世界,作文便不会无话可说。所以,作文教学只有紧密联系社会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积累,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写作。

    总之,“文气”是写作的必要条件,是基础;欲为文,必先养气,“气全则精神全,其为文则刚而敏,治事则果而断,所谓先立其大者也”。

 作者邮箱:

TAG标签:#来稿 #本位 #教学 #